10月7日上午9:00,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調研員羅軍博士應邀到文9455澳门新葡萄,做了“社會組織管理及其改革”的主題講座。羅軍博士曾先後在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綜合處、社團管理處、涉外辦、管理一處和民政部監察局工作多年,擔任過基層市委副秘書長、市民政局副局長,參與過衆多社會組織管理政策、文件、報告的起草,對非營利組織管理有着獨到的見解。本次講座雖然針對的是全體MPA學員,但同時也吸引了衆多其他專業的學生。此次講座由文9455澳门新葡萄時立榮教授主持,文9455澳门新葡萄副院長、公共管理系馮英教授出席了本次講座。
羅軍博士結合自己多年來從事社會組織管理工作的寶貴經驗和切身體會,從中國社會組織基本概況、社會組織内部治理結構、現行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以及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四個方面系統闡述了當前我國社會組織管理與改革的基本情況。
羅軍博士闡釋了中國社會組織的特殊性與複雜性。中國社會組織經曆了“民間組織—社會組織—新社會組織”的發展過程。如今可将中國社會組織分為“具備法人登記條件的”與“不具備法人登記條件的”兩大類,具備法人登記條件的社會組織又可以分為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隻在本單位活動的社會組織以及在其他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每一個分類之下又可以細分出衆多不同的組織類别,不具備法人登記條件的社會組織一般情況下則是指草根社會組織。羅軍博士指出,随着社會的發展,中國社會組織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态勢,截至2012年,我國各類社會組織總數達50萬個,其固定資産總值占國民生産總值的約1%,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相較于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我國社會組織的發展仍處在一個起步階段,尚需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
在社會組織内部治理結構方面,羅軍博士将一幅立體的内部組織結構圖展現在師生們面前:社會組織由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秘書長、具體辦事機構及各類分支機構組成,其中,會員(代表)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有權制定修改章程,選舉罷免理事,審議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财務報告;理事會負責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并報告工作和财務狀況,選舉罷免秘書長以上負責人,領導各機構工作;常務理事會、秘書長、具體辦事機構及各類分支機構都各有具體分工。同時,社會組織還設有監事會全權負責監督工作,在“民主、分權”原則的指導下,做到尊重會員及捐贈方,公開透明地開展各項工作。
在談及現行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時,羅軍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與社會組織相關的各類法規政策,包括《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等基礎法規;《民法通則》、《公益事業捐贈法》、《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出台的配套規章文件。随後又詳細闡述了歸口登記、雙重管理、分級負責、分類指導、監督管理與培育發展并重的社會組織管理基本原則,特别是在财務管理方面要堅持非營利性原則、民主公開原則和專業性原則。通過羅軍博士的講解,大家對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有了更為深入、清晰的認識。
羅軍博士強調,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問題是一個非常需要深入讨論的問題。中國社會組織想要蓬勃發展,就必須做到緊扣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為了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做到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社會組織改革勢在必行。當前我國正在探索社會組織改革的有效路徑,确立了從“嚴進寬管”到“寬進嚴管”、從“政府為主”到“綜合監管”、從“硬性管理”到引導“服務型管理”的指導思想,提出了“簡政放權、鼓勵競争、區别對待”的具體推進方法。羅軍博士指出,中國社會組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社會組織改革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改革道路固然是漫長的,或許會遇到各種阻礙,但前景卻是樂觀的、光明的。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一直仔細聆聽,微妙之處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講座結尾階段,羅軍博士與同學們進行了互動,針對同學們關于社會組織和中國慈善事業的疑問等問題作出了解答,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反響。同時,羅軍博士也呼籲同學們多多關注社會的發展,關注社會組織的發展。
此次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很多同學表示期待羅軍博士的下一次講座,期待更多的知名學者來我校、我院與廣大師生交流經驗、分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