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王新生教授做客文9455澳门新葡萄第185期星期四人文講座(圖文)

發布日期:2013-11-08

浏覽數:

    2013年11月7日,9455澳门新葡萄第185期星期四人文講座在圖書館報告廳如期舉行,北京大學王新生教授向同學們作了題為《釣魚島與中日關系——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中日關系》的報告,以幽默的語言為同學們生動的闡釋了中日關系發展的前世今生。

1.jpg

    王新生,北京大學曆史系副主任、博士,中日曆史共同研究委員會委員,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日本史學會戰後史分會會長,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華語廣播特聘專家。東京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日本學中心客座教授,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特約評論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日本曆史與政治、東亞政治等;學術成果主要有專著《現代日本政治》、《政治體制與經濟現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讨》、《日本簡史》、《日本史随筆》等,合著有《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日本政治概論》、《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以及《日本與亞太新世紀的分析與展望》。
5.jpg
    晚上19:00,講座正式開始。王教授主要向同學們講了四方面内容:一是邦交正常化40年回顧;二是合作與競争的中日關系;三是中日關系惡化的原因;四是從日本的民族性看中日關系。在正式進入講座内容之前,王教授首先詢問了同學們對于中日關系問題的看法,并提出“牢記曆史,理性愛國”的呼籲。王教授主要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時間以來兩國關系的發展演變為主線展開演講,分别講述了1972——1982年間兩國友好合作時期兩國何以迅速恢複邦交正常化的原因;1982——1992年摩擦與合作時期,出現的諸如日本政府不能正視曆史而修改教科書事件;1992——2002年間兩國的對立與合作時期,中國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下中日關系在經濟上的新演變;到2002——2011年的對抗與合作時期,兩國針對釣魚島問題展開的紛争。在演講中,王教授表明了自己愛國的立場,并為兩國關系發展做出精辟的解釋,指出社會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容易出現一種民族主義,而日本是人民發洩民族主義的最理想對象,中日關系涉及到的曆史問題主要為政治化的曆史問題,當然也存在學術性的曆史問題。
6.jpg
    本期講座總共持續2個小時,全場座無虛席,最終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通過本期人文講座,同學們增加了對中日發展曆史與現狀的了解,特别是對“牢記曆史,理性愛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