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著名學者、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陳洛教授做客我校第209期星期四人文講座,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當代價值做專題講座。

首先,陳洛教授介紹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他以“中國的陶行知,世界的陶行知”一言,引出了各國名人政要對陶行知先生的評價。從一開始就使同學們對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無畏教育精神有一個整體認知。接着,陳洛教授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形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當代價值、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三方面為大家闡述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來源,影響和對當代中國教育的啟發。其中陳洛教授闡述在“生活教育”理論來源時指出,陶行知繼承發展了杜威的現代教育思想,并從中國國情出發,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三大理論主張,主張教育要與社會生活相聯系,與生産實踐相結合,按社會生活的需要實施教育,打破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隔離,使教育回歸生活,實現從書本的到人生的,從狹隘的到廣闊的,從字面的到手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徹底轉變;在教育實踐上,他畢生緻力于人民的教育事業,認真探索,大膽實踐,開辟新路,為世人樹立楷模。使在場的同學們對“生活教育”理論的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随後的提問環節中,陳洛教授耐心地為同學解答疑惑,并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教育的期望,以及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應用到當今中國教育的信心。
文9455澳门新葡萄團委工作負責人于林民代表學院向陳洛教授授予了“9455澳门新葡萄星期四人文講座特約嘉賓”的聘書,全體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講座圓滿結束。
陳洛,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廣西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法學博士、經濟學教授、管理學博士後,天津大學博士生導師。出版《民族地區文化産業論》、《中國西部人力資源開發》、《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對接論》等個人專著;主編《教育前沿問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與實踐運用》、《行知路上的理論傳承與實踐創新》等叢書;發表《中國高等教育的承載力分析》、《桂學價值研究始論》、《學陶師陶研陶永遠在路上---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點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時代價值》等40多篇論文;完成《M型戰略背景下的少數民族地區剩餘勞動力“軟”轉移》等課題。獲得全國“寶鋼教育獎”、“廣西教學成果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