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姚小玲教授于5月15日做客9455澳门新葡萄第192期星期四人文講座,為師生帶來《溝通藝術》的精彩講座。姚小玲教授利用她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出衆的文采向同學們展示了溝通與交流的重要性。在她豐富幽默的語言和典型的舉例中,同學們了解了溝通交流的藝術,也學會了溝通交流的藝術。
講座中,姚教授主要就“男女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個人性格在溝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作中的交流重要性”以及“肢體語言的重要性”等幾類問題進行了細緻的講解。
首先,關于“男女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問題,姚老師利用自身經曆過的真人真事告訴我們:男性的目光是管狀的,集中于一點;而女性的目光是發散的,她能在一眼之間看到男性的全部外在。姚教授将這種理論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具體事例向同學們作了講解,使同學們理解了“溝通與交流”的真正内涵并對其形成了全新認識。
接着,姚教授又針對當前時代背景和社會特點,對當代大學生的求職溝通能力進行了一定指導。她說,在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争壓力和艱難的就業局勢下,我們首先要有一顆“抗壓”的心,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隻有這樣才能抵禦外來的挫折;其次,我們還應該将自己的才華充分展示出來,“要敢于在人前說話”,通過恰當的溝通方式讓企業家對我們刮目相看,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求職之路的暢通。在姚老師講解過程中,同學們數次被姚老師的口才和個人魅力深深折服。
之後,姚教授還就“人與人的親疏遠近關系”為人際溝通劃定了一定的距離,“距離産生美”,有距離的溝通才能體現出對溝通雙方的尊重。她将溝通的距離分為三種:一臂之距是親密的朋友之間的距離;三米之遠是正常的溝通距離;三米之外則是與大衆交流的距離。姚教授對溝通距離的劃分對同學們日常溝通技巧的把握有了更好的理解與認識。
最後,姚教授的講解完美收尾,同學們在現場提問環節中就自己的想法和問題與姚教授交換了意見,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華,講座至此圓滿結束。
姚小玲,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想政治理論學院常務副院長。擔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首都高校黨建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海澱區青聯常委;北航本科教學督導組專家;《北航(社科版)學報》編委會委員;北航女教授學會副會長等職。主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與全球化》、《公共關系學》和《演講與口才》等課。其中,《演講與口才》是學院路十九所高校校際選修課,教學效果優秀。中國教育報和中央教育台對此都進行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