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11日晚,“文香申韻,戲繹青春”第十二屆文法戲劇節兩場演出在教職工禮堂成功舉辦。本屆戲劇節第一次嘗試打破班級專業限制,面向全院本科生招募戲劇演員,廣泛吸收戲劇愛好者參與此次戲劇節台前幕後各項工作。為滿足廣大師生的觀演需求,第十二屆文法戲劇節制作團隊克服各方面困難,對演出戲劇進行精排,并第一次将演出時間由一場提高到兩場。經過近三個月的排演磨合,學生演員的藝術表現和舞台配合都更加精進,呈現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演出于10日、11日晚19:00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準時開始,LED屏閃現出從第一屆至第十二屆戲劇節的精彩瞬間,舒緩悠揚的小提琴聲與鼓聲、吉他聲相得益彰,不落俗套而又直切主題,成為演出最完美的開場白。在三位學生導演對三個戲劇簡介過後,大幕落下拉開,第一個劇目——《油漆未幹》登場。該戲劇改編自法國作家勒内福舒瓦的作品,改編後的戲劇以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京為背景,在一個平凡的城市醫生家庭中上演了一場關于藝術價值的“交易”。生前籍籍無名的畫家孟林風死後,他的畫卻在上海賣到了天價,畫商争先恐後來到他曾居住的葛醫生家收購他的畫作,卻引起了他們一家的騷動。同時,葛家二女兒正經曆着與黃妮同樣的命運,她愛上了爸媽瞧不起的油漆匠白勇,同樣熱愛繪畫的他在最後卻出人意料的成為了畫商眼中的天才。在道德和金錢的交易裡,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在他們的演繹下,觀衆深刻感受到勇敢追求愛情和夢想,從不曾忘卻自由與希望才是青春的主旋律。一開場,由行政1402班吳雅芳同學飾演的黃妮便直戳人心,佝偻的身軀,沙啞的聲音再加上準确的動作,一個卑微卻忠誠的女仆形象馬上展現在我們面前。整部劇節奏緊湊,展現了舊社會人們“利己主義”的腐朽思想,揭露了當時城市小資産階級“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刻薄勢利”的醜陋嘴臉,諷刺了資本主義“拜金逐利”的社會風氣。
深刻的思考過後,大幕再次拉開,第二個劇目——《誰都不許笑》華麗登場。笑還是不笑?這是一個問題!《誰都不許笑》表現了一個來自古老的歐洲國度在這個春意盎然,令人心曠神怡的季節裡發生的搞笑故事。為了給老國王守孝,新任國王尼古丁發布了《禁笑令》,這個《禁笑令》“不準這個國度中的任何人發出笑聲,否則将會被處以死刑。”誰都不願意隐藏自己的笑容,但是違反禁令的結果隻有死路一條,小醜範特西因聚衆搞笑被捕,最終卻成為了國王的替身,而癡蠢的傻國王也放下了重負,盡管如此,《禁笑令》卻一直延續下去……節目最後,小醜範特西以一句“我的腦袋呢”結尾,看似戛然而止,但卻能夠引發觀衆深深地思考戲劇情節所諷刺的社會現象……在戲劇中,由社工1401班王思聰同學飾演的國王出場便引起了觀衆的歡呼,然後便是滑稽小醜、酒吧老闆、漂亮姑娘、複仇者等角色粉墨登場,将一個引起大家深思的搞笑故事向在座觀衆娓娓道來。
第三個劇目《後青春期的詩》講述的是六個年輕的朋友們在高中畢業前分别寫下了十八個屬于自己的“青春夢”。一場帶着鏟子去參加的婚禮,一個埋藏青春與勇氣的樹洞,成為彼此見證成長的約定。徐鵬飾演的陳國星把一個追夢少年展示得淋漓盡緻,活力、陽光、熱情和勇氣集于一身,十年後老同學的聚首,緩緩展開的回憶,把每一個人都帶回到十年前屬于自己的那段青春歲月。“不管夢想多麼困難奇怪,所有人都要幫對方完成。”在這句“來自青春的承諾”指引下,一場驚心動魄同時溫情美好的追夢之行就此展開。他們把青春吟誦成一首詩,無論時光荏苒,彼此永不相忘。演出期間,當校歌《北科華章》響起,全體同學齊聲合唱,共同感恩母校,回憶美好的大學時光帶給自己的溫情和幸福。
至此,本屆戲劇節的三個劇目演出結束。戲劇節的大幕落下,夢想和青春的序幕才剛剛掀開,歡笑和淚水交織,歌舞中的每一個人都成為了戲劇節最善良的主角。有感動,有不舍,有收獲,有展望,文法戲劇節,明年再見!
迄今為止,文9455澳门新葡萄戲劇節已經成功舉辦十二屆,已成為我校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藝術品牌活動。戲劇節的演出劇目由文9455澳门新葡萄學生自編自演自導,充分體現了文法學生紮實的人文素養和藝術品格,為推動校園戲劇的蓬勃發展,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貢獻了力量。
黨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文9455澳门新葡萄等單位領導和老師與800餘名同學共同欣賞了戲劇節的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