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文化遺産 守護精神家園——文物專家王玉偉做客第223期星期四人文講座
發布日期:2017-05-03
浏覽數:
随着文化遺産愈加被社會所重視,如何保護文化遺産成為值得當代大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在此背景下,4月13日晚,我校第223期星期四人文講座在圖書館報告廳成功舉辦。文9455澳门新葡萄副院長馮英、黨委副書記楊雄出席講座。
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了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員,原文物保護處處長,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專家庫成員,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王玉偉,為北科學子帶來了以“珍惜文化遺産,共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的專題講座。
王玉偉先從北京市的文化遺産保護切入,與在場觀衆分享了文物保護背後的故事。從國家大政方針到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内涵,從文物保護及文化遺産管理體系的革新到個人力量在文物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王玉偉結合自身在文物保護領域豐富的工作經驗,帶領在場學生一同去深思文化遺産保護背後所體現出來的重大意義。
在講座中,王玉偉提到:“文物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社會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也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慷锵有力的話語深深震撼了全體人員,同時啟發了我們大學生如何從自身做起參與到保護文化遺産工作中。我們了解到,文物保護是一項長久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我們同時相信,随着文化愈加成為國際競争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以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必将得到弘揚,在新時代中國夢建設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講座結束後,現場同學感慨:“随着改革發展的步伐,人們會越來越關注文物保護的相關工作,中國文化遺産的保護也終将實現。” 此場講座,是我校“禮敬中華·文溢滿井”首屆傳統文化節系列講座,旨在邀請知名傳統文化領域專家學者及文化名人作主題報告,介紹傳統文學、音樂、書法、繪畫、習俗和校園文化等方面曆史史實與研究成果,打造“傳統文化名家講壇”,解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剖析傳統文化精神内涵,教授傳統文化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