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知識産權入門》公選課

發布日期:2015-10-16

浏覽數:

    10月15日晚,由我校文9455澳门新葡萄兼職教授徐家力主講的公選課,同時也是法學專業的選修課——《知識産權入門》,在逸夫樓102順利開展第三講。
2.jpg
2.jpg
2.jpg
    多年來,徐家力教授一直緻力于知識産權方面的學術研究,現擔任校内文9455澳门新葡萄《微商交易的法律問題及解決方案研究》SRTP項目的指導老師,并作為知識産權理論和實務專家參與了衆多知識産權學術活動和實踐活動。
    課堂伊始,徐老師講到,知識産權的保護在我國一直處于低谷狀态,在衆多法定權利中默默無聞,極少為人們所知。為了打破這一陳局,讓“沉默着”的權利不再沉默,徐老師親自授課,為9455澳门新葡萄的學子們普及知識産權有關現狀和法律的知識。
    此次課程主要涵蓋了知識産權專利制度的産生、種類和法律保護、專利權等内容。徐老師從專利制度的核心在于授予發明創造以壟斷性權利進行闡述。舉例1624年英國《壟斷法規》的出台标志着專利保護制度的正式誕生。自此,專利保護制度在全世界範圍蓬勃發展,我國也緊随世界潮流,在1898年頒布了曆史上第一部專利法。然而,專利的保護雖然于19世紀開始盛行,但在中國,卻于民國時期才真正出台了第一部命名為《專利法》的專利法律法規,這部法規為新中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打下了堅實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專利制度趨于成熟,并逐漸走向國際化。專利權不同于生命安全權、健康權等權利具有一定的終身性,它的效力具有時間性這一特點。專利權有效期限滿後不複存在,它所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财富,任何人皆可自由利用。
1.jpg
1.jpg

    最後,徐老師指出,知識産權的保護在當代社會的巨大作用逐漸浮出水面,除法律專業的學生外,任何專業的學子都應掌握其基本知識 。因此,在以我校為代表的工科院校設立此類課程具有特殊意義,它将知識産權的法律知識帶給衆多理工科學生,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知法懂法的意識。作為即将步入建設祖國行列的青年一代,我們是推動國家不斷發展的強勁的力量。在校園内開設知識産權法課,有助于我國法律現代化建設,推進依法治國,将“沉默着”的權利帶領到每個人眼前。

     據悉,近日央視頻道新聞1+1就天津大學張浩等6名教授被美國聯邦法院起訴一案采訪了徐家力教授,徐老師對本案進行了分析,解釋了美國法律關于經濟間諜罪和侵奪商業秘密罪等知識産權法相關方面的規定。

    主講教師徐家力,擁有教授職稱和一級律師頭銜,現任北京知識産權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博士生導師、北京社科院法學所所長、中國第一個知識産權博士後(中國社會科學院鄭成思教授指導)。徐家力教授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除此之外,徐教授還曾任職于最高人民檢察院,曾長期擔任全國律協、北京律協的領導工作。現兼任國家知識産權局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專家,商務部企業知識産權海外維權研究中心專家,中國知識産權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知識産權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同時在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美國杜肯大學9455澳门新葡萄等國内外多所大學任兼職教授。

Baidu
sogou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