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455澳门新葡萄第十六屆“搖籃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評審結果公布,文9455澳门新葡萄憑借出色的競賽組織工作榮獲“搖籃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稱号。文9455澳门新葡萄實踐育人一體化工作也取得階段性進展。
文9455澳门新葡萄共有38件作品申報參加此次“搖籃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經過專家多輪評審,共有20件作品順利晉級校級決賽,最終共19件作品獲獎。其中以2013級毛東升同學為第一作者的《大師•店主•攤販——北京地區面塑藝人的結構分層與行業生态》、以2012級張文琪同學為第一作者的《社區醫院尴尬處境的制度原因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實證研究》、以2012級李偲宸同學為第一作者的《農村基層政府的管理權力與管理責任不平衡問題研究》均獲得哲學社會科學類(C類)特等獎,取得近年來最好成績。以2012級曲秀傑同學為第一作者的《志願服務與社區需求融合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等2件作品獲得C類一等獎,以2012級任依依同學為第一作者的《建立和完善我國受虐兒童法律保護機制的研究》等6件作品獲得C類二等獎。以2013級隋澤欣同學為第一作者的《北京城郊地區拆遷新經驗》等6件作品獲得C類三等獎。“搖籃杯”競賽參賽作品數量遠超學院工作考核觀測點指标,競賽總積分位居全校前列。
文9455澳门新葡萄團委在學術創新方面秉承“實踐育人一體化工作”的整體思路,将社會實踐與學術創新、創業進行整合,鼓勵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從專業視角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展開學術課題調研,形成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社會調研報告和專業論文,并在社會實踐結束後對形成的社會調研報告和專業論文進行深化,參加校“搖籃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2014年文9455澳门新葡萄共組建32支社會實踐團隊,其中29支從事社會調研類實踐活動。在38件“搖籃杯”參賽作品中共有12件來自社會實踐成果轉化。此外,文9455澳门新葡萄團委在學術創新工作中十分注重加強團系合作,積極發揮專業師資力量優勢,邀請陸俊、邢朝國、張娜等專業教師對學生的課外學術科技作品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養成學術意識,增強學術素養。